分類
最新活動

【公益課程】6/8 台北佛堂《為什麼你總是遇到同樣的難題?從八字看見你的人生習題》

🌟 【為什麼你總是遇到同樣的難題?】
──從八字看見你的人生習題──
不是在幫你「算命」,而是幫你看清:
你到底在人生的哪一題,不斷重修?


🔸 你是否有這些疑問?
・為什麼感情像考古題,年年重考、年年不及格?
・為何人生像RPG副本,永遠卡在同一關,還找不到隊友?
・明明是「努力上進」的人設,為什麼活得像「苦命喜劇人」?

🔍 你會發現:
☉ 原來你遇到的不是壞人,是業力NPC
☉ 原來你不是倒楣,是還沒學會那一題
☉ 原來你不該逃避現實,而是該「更新系統」


🌀 這堂命理x心理的吐槽大會,讓你:
✔ 看懂八字中你忽略的 bug
✔ 發現:「不是你不努力,是你方向鍵按錯了」
✔ 學會怎麼把命運的爛牌,打出逆轉勝
✔ 最重要的:終於能停止對宇宙吶喊:「我到底哪裡做錯了?」


👤 講師介紹|李秉祐 老師
現任|屏東榮總龍泉分院 精神科臨床心理師
專業|心理師資歷20年、結合命理與心理的獨到洞察


📅 活動資訊
📌 主題|從八字看見你的人生習題
🗓 時間|2025年6月8日(週日)16:00-18:00
🏠 地點|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41號15樓之一
📞 電話|0903-787376/02-23145216
👥 對象|對自我探索與人生提問有興趣的你
🎯 報名|👉 我的人生我主宰|立即報名


🧘‍♂️ 關於佛堂服務
💠 免費公益項目|八字|地藏占察|靈數|易經|塔羅|禪定靈修
💻 線上諮詢|請至 易學佛堂網站 預約
🤝 義工老師無收費、無紅包,若覺得有幫助,歡迎隨緣護持

📱 掌握最新消息
🔹 臉書粉專易學佛堂
🔹 LINE@官方帳號加入好友


🔖 #地藏占察 #心理學 #八字 #人生習題 #心靈療癒 #自我覺察 #地藏菩薩 #命理講座

分類
最新活動

【公益課程】從八字看見你的人生習題

 📘 講座主題|從八字看見你的人生習題

不是算命,也不是被命運綁住,而是看見自己,讓人生有方向、有力量,走出屬於你的覺察之路。


🔹 課程內容
▸ 認識八字的基本結構與核心概念
▸ 學會用簡單方式排出自己的八字,觀察「日主」
▸ 初步理解五行與十神的心理涵義
▸ 建立「命理是一種自我理解工具」的現代觀點


🔹 講師介紹
李秉祐 老師
現任|屏東榮總龍泉分院 精神科臨床心理師
專長|心理諮商、命理分析、壓力調適與心靈探索


🔹 活動資訊
🗓 時間|2025年6月14日(六)14:00-16:00
📍 地點|前鎮分館 4樓多功能教室
👥 對象|一般民眾與學生皆可參加
📌 名額|限額20人,額滿即止


🔹 報名方式
👉 採【線上報名】,請務必填寫正確資料與E-mail。

注意事項

  1. 活動前5日將以E-mail寄發通知,請確認資料填寫正確。

  2. 若資料錯誤或無法聯繫,將視同放棄資格。

  3. 若臨時無法出席,請來電通知(07)717-3008,名額將依候補順序遞補。

  4. 錄取名單將公告於【前鎮分館臉書】,請自行前往查詢。


🌿 歡迎您一同來探索命運的地圖,走向更清明有力的自己 🌿

 
分類
秉祐日常

《從網站修正,看懂人生改變的關鍵》

前陣子,我協助一位師姐修改網站。她用軟體設計好網頁,在自己的電腦上看起來一切正常,搬到正式網站後卻整個跑版、錯誤連連。她滿臉困惑地問我:「我用的明明就是當初製作的軟體,為什麼搬上去就亂掉?」

我一查,問題不在設計技巧,而在「路徑設定」。她的電腦內是本地路徑,而正式網站是線上伺服器,環境不同,結果自然錯誤。相同的設計,不同的結構基礎,就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。

我笑著告訴她:「你改的是畫面,我改的是語法。」
我深入 HTML 原始碼,重新調整連結與邏輯結構,網站才恢復正常。

這一刻,我忽然體悟——
人生的許多困境,何嘗不像這個網站?

我們常常下定決心要「改變」,卻只改了「表面」:

  • 想變得更積極,就努力說話樂觀、強迫自己早起;

  • 想改善人際,就強顏歡笑、不敢表達真實感受;

  • 想放下執著,就假裝不在乎、轉移注意力……

但這些改變就像網站的畫面,用拖拉軟體排版,看似漂漂亮亮,一旦遇到現實壓力(就像上傳到正式環境),馬上失衡、錯亂、崩潰。

為什麼?
因為我們沒改「背後的語法」,也就是內在的信念結構、情緒模式、對自己的看法。

若不深入理解自我運作的方式,不真正調整「我如何連結世界、解讀他人、回應情境」的核心模式,那麼,所有的努力,都可能只是「修圖而已」,並未真正「重構」。


🌿 想真正改變,得從源碼開始

人生的 HTML,不是寫給別人看的,而是寫給自己靈魂看的。
唯有誠實看見、溫柔調整,才能穩定運行。

改畫面的人,只能應付當下;
改語法的人,才能轉化未來。

分類
八字學理

你問的是財運,還是問希望?——當我們把執著包裝成命運

有位師兄最近投資股票失利,心急如焚地來請教八字。他語氣著急地問:「我想看看最近的財運怎麼樣。」但聊著聊著,終於露出真正的心聲:

「其實我只是想知道……那支股票,有沒有機會漲回來?」

這時,我才明白——他不是在問命,而是在問希望
不是在看趨勢,而是在尋找一個可以不面對內心貪婪的理由。

目錄

 


🥀問命的表面,是財運;問命的內裡,是貪癡

貪是什麼?是明知套牢,還不願認賠,只想等「奇蹟」來還債。
癡是什麼?是拿錯方法問錯問題,還以為自己很理性。

這位師兄的行為,其實反映出很多現代人的心態:

  • 投資前不深思,賠了才問命;

  • 不問風險,只想聽到「會回來」三個字;

  • 甚至把「命中財星走旺」當成繼續重壓的藉口。

但八字不是股市預測工具,它看的是你這段時間能不能守得住財、會不會貪財冒進、能否用對方式獲財。它無法替你決定一檔股票的股價走向,那不是命,是市場,是機構,是全球經濟,是人性集體行為。

簡單來說——你問的是財運,其實你在問:我希望我的選擇是對的?


🪞愚癡的特徵:不是不知道,而是明知道還不肯放手

很多人不是不知道風險,而是知道了卻「賭一把」。
不是沒聽過「不要重壓單一股票」,而是「我有感覺它會回來」;
不是不知道該停損,而是「我不想承認我錯了」。

這些情緒,我們都懂。但這些情緒,若被過度包裝,就成了迷信的溫床、投資的墳場。


🧭命理應該指引你「怎麼走」,不是讓你逃避「怎麼錯」

我常說,命理是地圖,不是魔法;是預警,不是保證書。
它應該幫助你:

  • 看見自己在這段運程是否容易財破或投資失誤;

  • 分析你在這次事件中是否因七殺衝動或傷官冒進;

  • 理清你的理財心態是否客觀。

但它不能替你抱住一張虧損股票說:「會漲啦,你安心拿著。」

命理若成了逃避現實的藉口,那再好的八字命盤也救不了你。


🌿給自己一個清醒的提問:

與其問那支股票會不會漲,不如問——

我為什麼會不願意止損?
我是否因為不甘心,而拒絕承認自己的選擇已經錯誤?
我是否只是希望從命理中,得到一份「安心自己繼續執著」的許可?

這樣的誠實,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命理使用方式。
因為命運,不是讓你依賴,而是讓你清醒。


🔚結語:問命的目的是「止癡滅貪」,而不是「助癡壯貪」

八字能告訴你什麼時候容易破財,但不能替你判斷哪支股票會回本;
它能提醒你財運該守不該攻,但不能替你扛住那張下跌的線圖;
它能讓你看清自己的性格缺點,但看不清你是否還在逃避現實。

命理,不該為你的錯誤背書,只該為你的清醒點燈。

你問的是財運,但你其實在問自己:「我有沒有勇氣面對我的錯?」

分類
最新活動

公益課程|催眠體驗|啟動阿卡西通道

🌌 台北課程|今生的困惑,藏在前世的答案裡
🔮 【催眠體驗|啟動阿卡西通道】
你以為的現在,只是前世未完的續章──
讓我們與過去的自己,深度相遇。


💭 你是否曾經有這樣的感覺?
▪ 某些問題,現實無法解釋,卻總困住你
▪ 某些情緒,似曾相識卻無從釋懷
▪ 某些人,明明初見,卻像靈魂早已認得

這些難以言喻的感受,
也許正來自你靈魂深處被遺忘的記憶。


🌟 課程亮點
在催眠引導中,你將能:
✨ 深層放鬆,進入「阿卡西紀錄」──一個儲存靈魂所有經歷的場域
✨ 觀看前世印記,理解今生困惑與業力因果
✨ 釋放卡住的情感,理解反覆的劇本來自哪一世的你
✨ 不需證明、無需設限,只需讓潛意識開口說話


🔍 適合對象
✔ 對「前世記憶」或「靈性成長」感到好奇的人
✔ 渴望釋懷情感糾結、尋找人生課題突破的人
✔ 想透過潛意識與靈魂對話者


👤 主講人|秉祐老師
20年臨床心理經驗|整合心理學與靈性催眠的引導專家


📅 活動資訊
📌 時間|2025年5月25日(週日)16:00–18:00
🏠 地點|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41號15樓之一(易學佛堂)
📞 報名專線|0903-787376 / 02-23145216
🌐 立即報名👉 與你的靈魂相遇


💫 讓潛意識開口說話,讓靈魂告訴你答案。


🙏 佛堂公益精神|歡迎預約與參加
💠 免費服務|八字|地藏占察|易經|塔羅|禪修靈療
📲 線上預約|請至 佛堂官網 或 LINE@進入
❤️ 義工老師不收費、不收紅包,如有感應,歡迎隨緣護持

📌 佛堂資訊一覽
🔹 官網|www.kunde.org.tw
🔹 臉書粉專|易學佛堂
🔹 LINE@官方帳號|立即加入


🔖 #地藏占察 #催眠體驗 #阿卡西紀錄 #心理學 #靈性療癒 #前世今生 #潛意識探索 #靈魂記憶 #易學佛堂 #秉祐老師

分類
佛學經典 心理諮商 心靈保健室 金剛經

為何你的話沒人聽?不取於相是關鍵

🔑關鍵字

不取於相、如如不動、表達、非暴力溝通、佛法與心理學、心靜則語清

目錄

  「須菩提!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,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發菩提心者,持於此經,乃至四句偈等,受持、讀誦,為人演說,其福勝彼。云何為人演說?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何以故?一切有為法,如夢、幻、泡、影;如露,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」   佛說是經已,長老須菩提,及諸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一切世間天、人、阿修羅,聞佛所說,皆大歡喜,信受奉行。

佛陀的提問:如何真正地「為人演說」?

《金剛經》結尾,佛陀問:

「云何為人演說?」

這不只是問弟子,更是對所有想要幫助他人、傳遞智慧之人的提醒:

  • 要怎麼說,才能讓對方真正接收到?

  • 怎麼幫助別人,而不落入自我感或控制欲?

佛陀給出的答案不是話術,而是心法:

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」

這是一種以「內在品質」為核心的說話方式,提醒我們:真正有力的語言,不是來自技巧,而是來自一顆無執著的心。


不取於相:放下對話中的「自我形象」

「不取於相」,就是不被形式、身份、反應所綁住。

在佛法中,「相」代表一切可見的表象,包括「我是誰」「我說什麼」「你怎麼看我」這些心理投射。當說話者過度執著這些,就會迷失在表現、自我證明或控制他人上。

心理學對應:非暴力溝通(NVC)

非暴力溝通教我們以真誠感受與需求來連結,不是為了改變對方,而是分享真心。這與「不取相」相通,但佛法更進一步——連「對方懂不懂我」的期待,也一併放下。

🪞日常例子:心理師的溝通

心理師對個案說:「你的痛苦不需要立刻修好,它值得被好好看見。」

若心中想的是「我要讓她覺得我厲害」,這句話就只是一種表演。但若能放下角色與成果,只是單純同在,那句話會從語言變成療癒。

當你不再執著「說什麼」,而是穩穩地「在那裡」,語言就成為光。


如如不動:心穩,語才能穩

「如如不動」不是不說話,也不是壓抑情緒,而是一種從覺知中流出的安定。你說的話可以溫柔,也可以堅定,但你不會因對方生氣、沉默、誤解而動搖。

「如如」是如實、不扭曲;「不動」是穩定、不依附。

心理學對應:情緒調節力(Emotional Regulation)

心理學指出,具備情緒調節力的人,更能在衝突中保持清明。而佛法進一步指出,穩定的來源不只是技巧,而是:放下我執,不把他人反應當成自我評價。

🪞日常例子:伴侶溝通的修行

你對伴侶說:「我真的很愛你,但我也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間。」

若你心裡害怕對方不高興,就可能開始辯解、討好,甚至轉為責備:「你太黏了!」
但若你如如不動,清楚自己的需求與愛,那麼語氣自然柔和、界線清楚。對方或許沉默片刻,最終卻可能說:「謝謝你願意告訴我。」

穩定的語言,不是壓住情緒,而是心不亂時的自然流露。


說話不是說服,是分享一顆安住的心

真正有力量的表達,從來不在於「對方有沒有聽懂」,而在於我們能否讓心說真話,並且願意承擔別人的反應而不執著。

佛陀這句話提醒我們:

說法不為說理,而為呈現「清淨的心」。

說話不是為了勝辯、感動人或證明自己;而是讓語言承載「不動的覺知」與「不取的慈悲」。


練習:日常中的「不取相說話法」

以下幾個簡單練習,幫助你在日常中體會佛陀的說法心法:

🌿情境傳統反應不取相的說法法
被拒絕時解釋、辯解、失落「謝謝你讓我知道,我尊重你的選擇。」
不被理解時焦慮、重複說明「我只是想分享自己,不求你一定懂。」
被讚美時沉迷其中或否認自己「謝謝你的肯定,我會放在心上。」

這些語言的力量,不在話本身,而在你是否安住於初衷,放下他人反應的控制權。


✨你是否曾在言語中尋找自己?

有時,我們在說話中尋求認同、控制,甚至證明自己的價值。這是人之常情,但佛陀的提醒是:

真正的說法,是「說」的當下,已經無需任何回報。

「云何為人演說?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」

這八個字,是對每一位想好好說話者的深刻回應——當你內心無所住,語言就不再是溝通工具,而是清淨的橋樑。

無論你是心理師、老師、父母、伴侶,還是朋友,只要願意回到這顆安住的心,你的話語,自然帶有智慧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