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交友:小志的獨立宣言,獻給曾受言語暴力所傷的你。

familyheart
小志因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感到孤單,渴望在網路交友中尋找認同感,卻不幸陷入一場精心設計的抖音詐騙。詐騙集團誘騙他寄出SIM卡,導致他背負債務,然而,比金錢損失更嚴重的是,他在事後遭受了來自家人的強烈言語暴力。這種精神暴力與情緒勒索讓他痛苦不堪,幾乎將他推向崩潰邊緣。

目錄

一場SIM卡網路交友詐騙的風暴:當言語暴力比九千元債務更傷人

窗外陽光灼熱,卻只感到刺骨的寒意。手機被狠狠摔在床上,發出沉悶的撞擊聲,螢幕上還停留著妹妹傳來的訊息,那些文字像一把把鋒利的刀,深深扎進你心裡。

「你怎麼這麼笨?」 「為什麼要一直讓人為你收爛攤子?」 「家裡就你最讓人不省心!」

眼淚終於潰堤,無聲地劃過臉頰。幾天前,小志還天真地以為自己抓住了救命的浮木。那個在網路上自稱「直播主經紀人」的網友,是充滿挫敗的現實中,唯一的慰藉。他說最近抖音詐騙猖獗,平台管制嚴格,需要綁定真實身份的門號才能開播。他溫柔地說,這只是個小忙,卻能幫你賺大錢,未來還有「專屬福利」。在長期不被理解的孤單中,小志對這種「善意」失去了抵抗力,毫不猶豫地將那張新辦的SIM卡,寄了出去。

結果,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SIM卡詐騙小志的門號成了詐騙集團的工具,瘋狂發送釣魚訊息與詐騙電話。當發現時,一切都晚了。電信客服冷冰冰地告訴小志,除了累積的通話費,你還需支付一筆高達九千元的解約金。九千元!小志掏空所有存款,再低聲下氣跟朋友借錢才湊齊的天文數字。

錢的缺口補上了,心裡的黑洞卻越來越大。小志不敢告訴家人,直到詭異的行徑被妹妹發現。她追問出實情後,迎面而來的不是安慰,而是劈頭蓋臉的責罵。那些話,比被詐騙的痛苦更讓你難以承受。小志被無助與憤怒吞噬,第一次有了離家出走的念頭。反正這個家沒人懂你,不是嗎?

迷失在網路世界:用虛假安全感填補原生家庭的缺口

小志的童年並不快樂。在那個原生家庭裡,父母永遠忙於生計,小志的感受是次要的,甚至是多餘的。在父母眼中小志總是不夠好,無論怎麼努力,都換不來一句肯定。這種不被認可的感覺,像影子一樣跟著長大。

現實中的交友,對小志來說更像是一種奢求。總覺得沒人能真正了解自己,直到躲進了網路的匿名世界。在這裡,小志可以暢所欲言,不必擔心被評判。那些隔著螢幕的陌生人,似乎更能理解你的脆弱。他們不會像妹妹一樣,用「笨」來定義自己,反而會說你是「值得被愛的人」。

這種虛假的安全感像鴉片一樣,讓小志逐漸沉淪。你把網路上的「朋友」看得比家人還重要,天真地以為那就是真正的理解。小志對他們傾訴著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傷痛,渴望從他們那裡得到認同。小志安慰自己:「至少他們不會對我說那些難聽的話。」卻忘了,螢幕後的善意,很可能只是為了達到目的而編織的謊言。小志將所有美好的想像投射在那些虛擬ID上,卻忽略了現實中,那些話語雖然尖銳,卻是真正關心自己的人。

獨立才是真正的解脫:從劃定言語界線到身心健康的歸途

小志蜷縮在房間裡,反覆咀嚼著痛苦,直到想起秉祐老師的話。他曾對說:「你可以拒絕這種言語,甚至可以警告他人這是精神暴力。」這句話像一道光,照亮了心中那個被壓抑已久的自己。

老師的話還在耳邊迴響:「小志,妹妹說的話確實讓你很受傷,你有權利去劃定界線。但你有沒有想過,那些難聽的話語背後,也可能藏著她對你深深的擔憂和關心?最壞的狀況,不是她對你生氣,而是她對你完全不聞不問。那才代表她真的放棄你了。」

這番話像一記重錘,敲醒了小志。回想起妹妹氣急敗壞的臉,那份憤怒中,似乎真的夾雜著一絲焦急與擔憂。或許,這就是她表達關心的方式,一種充滿憤怒,卻又源自真實情感的方式。

獨立才能有選擇。」老師的這句話,讓小志徹底醒悟。小志一直想找個人依靠,來「解脫」痛苦。但這次的SIM卡詐騙讓他明白,真正的解脫不是依賴,而是學會為自己負責。當你不再將希望寄託在他人身上時,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。這是一條艱難的自我成長之路,但必須走的路。

除了心靈的創傷,身體的病痛也持續折磨著小志。腳傷與腰痛,這些生理上的不適,無疑加劇了小志的情緒低落。但小志決定不再逃避,深吸一口氣,重新拿起手機。這一次,不是要看那些傷人的訊息,而是要為自己預約門診。你要先讓身體好起來,才有力氣去面對接下來的挑戰。小志會學著分辨現實與虛擬,學著面對家人的「關心」,也學著建立自己的界線。

夕陽透過窗戶灑在小志身上,帶來一絲久違的溫暖。他知道,這只是漫長旅程的開端,但已不再感到孤單,因為小志正開始學會,如何成為自己最堅實的依靠。

Picture of 秉祐
秉祐

我是秉祐,是專業心理師,也精通命理與占卜。我的修行源自於二十多年前一次神聖的相遇,當年在獅頭山普獻法師的引薦下,幸與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互動,深刻體會到法師們慈悲和智慧。讓我在歸師地藏王菩薩後,啟發我的修行之路。